
中方融媒10月18日讯 “以前我们这里垃圾无人管理,‘牛皮癣’到处可见,庭院杂物随意丢弃,是远近闻名的‘重点村’。”桐木镇桐坪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宏斌摇摇头说道。
桐坪村的以往,在桐木镇不是个例,但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全面完成和新一轮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开展,桐木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近年来,桐木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聚焦“五治”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十大行动”,着力建设彰显怀景怀乡怀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青山绿水为途径,打造“怀景”宜业经济
桐木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发现,不仅要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更要依托山、水治理成效,探索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桐木镇下辖9个行政村,舞水河穿境而过,山林面积广阔,但乡村经济发展却是困境。为切实解决乡村振兴发展难题,桐木镇通过走访调研,提出了“依托青山绿水,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向上争取、自主解决、外资引入等途径,大力完善了水资源引入和山林修复,依托修缮、疏通、新建的水渠、水库和治理、整备的山林荒地,形成了以葡萄、桃子、橘子、草莓、火龙果、枣等水果种植为中心产业的农业种植发展经济,重点打造了油菜集中种植观赏区。围绕“百年老藤”打造了集葡萄采摘、垂钓、露营、餐饮为一体的“中国南方葡萄沟”休闲旅游区,并引资建设了茶园、酒庄、农家乐等产业。
以人居环境为基础,建设“怀乡”宜居乡村
“‘多彩桐坪’、‘想你的风吹到了桐木’、清廉墙绘,这些都是来访的亲戚朋友喜欢‘打卡’留影的地方。”桐坪村最美庭院农户廖建红热情洋溢的介绍道。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桐木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聚焦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五个方面,重点打造建设了桐坪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将农村农貌整治与新时代文明乡村建设相融合,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1座,设立专职垃圾清洁队伍2个,美化房屋墙面30余座,打造新时代文明乡村“打卡”景观点14个。进一步运用工作机制提升人居环境成效,在贯彻落实“八整洁”“美家美妇”“最美庭院”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人居环境优秀农户联系户制度、清洁农户星级评选制度、人居环境积分激励制度、镇村考评检查制度、庭院议事制度,真真切切地将桐坪村由原来的“重点村”转变为具有“怀乡”情味的宜居“明星村”。
以治理行动为手段,营造“怀味”和美氛围
桐木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切实破解乡村风气“顽疾”,积极营造和美氛围,采取“百年葡萄藤下议事厅”的“屋场会”模式,共计召开群众庭院商议会486场,收集群众意见625条,采纳群众建议21条。依托妇联组织机构,成立13个巾帼志愿队,并以巾帼志愿者庭院为中心,搭建妇联结对片区,积极开创“巾帼文创集市”,在维护环境卫生的同时,开展人居环境爱护宣传,既为农村留守女性赋能,更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献力。通过开展以“和美乡村”为主题的篮球赛、广场舞比赛、农业技能竞赛、演讲等文体活动,将村民聚焦点从“座上”移位到“活动场”上,并通过建立长效活动机制,积极营造农村“牌友圈”向“运动圈”转变的良好风向。采用设立和美乡村宣传“打卡”牌30余处,绘画文明、幸福、和谐、清廉等题材墙绘10余面,建造红色主题观景点5个,拍摄短视频宣传片3部,以表彰奖励、榜样帮教、模范宣讲等形式,从多角度、多维度开展和美氛围宣传,依托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